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將以繼續開展科技創新工作、積極發展高端設備、加大實施國際化戰略、全面發展專、精、特的中小型企業為內生力,持續推動全行業向前發展。
2011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前50家企業的銷售收入占全行業的比例達86%。在2011年度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排行榜中,徐工、中聯重科、三一、柳工等11家企業榜上有名,其中徐工、中聯重科、三一這3家“航母型”企業年銷售額突破800億元。此外,包括外商在中國投資企業在內還有12家企業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
科技進步取得新突破
2011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企業科技投入持續增長,科研力量不斷加強。徐工集團江蘇徐州工程機械研究院著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工程機械技術研發機構;中聯重科的國家混凝土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各項科技創新工作取得新進展;柳工股份被國家科技部批準為我國惟一的“土方機械行業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代表了我國土方機械行業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的一流水平。
2011年度,全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獎共有24項工程機械產品及技術獲獎。以高質量、高技術為特征的高端裝備層出不窮,重大裝備技術又取得新的突破。2000噸、3000噸級的履帶式起重機,800噸、1200型全地面起重機,12噸裝載機等相繼面世。同時,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又獲得突破,繼中聯重科80m碳纖維臂架泵車問世后,三一重工62m泵車落戶大連。
出口快速增長
據海關統計,2011年,全國工程機械出口達到150億美元,同比增長50%以上,超出了歷史最高水平的2008年。其中,徐工表現尤為突出,去年出口額超過10億美元,僅委內瑞拉項目的合同簽單就達7.4億美元,一舉創下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出口訂單的新紀錄。
競爭力較強的企業繼續擴大產品出口,并以海外兼并重組、技術輸出、發展海外合資企業等方式進行國際化運作。以徐工、中聯重科、三一、柳工等為代表的大型骨干企業繼續向歐洲、南美、東歐等地投資開辦獨資和合資企業。徐工集團在巴西、印度等地投資,中聯重科塔機批量出口伊朗,三一德國基地落成和62米泵車緊急出口支援日本,均可稱為2011年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全球化服務的亮點。
積極發展高端設備
2012年,將重點發展單臺價值在100萬元以上的大型輪式起重機、大型履帶吊、國家重大建設工程用的特大型塔式起重機等,力爭國產化率達到65%以上。今年以來,徐工將加快開發土石方機械、混凝土機械、重卡等高端產品;柳工入駐首鋼礦業后新開發的大型礦用自卸車交付用戶使用;柳工還推出了E系列挖掘機和節能環保型裝載機;宇通重工發展軍用裝備等。這些都反映出中國工程機械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將繼續提高,預計今年又有部分本土品牌進入海洋工程裝備、盾構裝備等高端制造領域。
各位液壓行業的朋友,液壓未來趨勢您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