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家對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進行了一系列整頓,企業重組并購動作頻頻。行業集中度有所提高,但是企業偏小、偏散、偏弱的現狀沒有根本改變,影響食品安全的風險仍然存在。進一步提高行業集中度被認為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有效手段。繼國家食藥監總局生產許可篩選掉一批配方奶粉企業之后,工信部主導制定的《方案》也應聲發布,這都直接和間接地推動提高集中度。
乳業英才網小編了解到,有乳業專家稱,制定這樣的目標是基于對行業準入門檻提高和行業發展規律分析的預期。概言之,政府對通過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嚴格產業政策、加大引導扶持力度等“胡蘿卜加大棒”的方式抱有信心。
近幾年,實際上已有企業通過市場自發實施兼并重組,當然也曾出現過一些行政干預市場的插曲。國家是希望通過政策紅利促使國內乳粉企業提高行業集中度,打造完整產業鏈,最終使得產品質量有保證。
但是,行業集中度是否能如預期那樣提高還充滿變數。比如,行業發展環境的健康規范,以及單獨二胎政策等導致的行業擴容等,都將推動更多有實力的國內外企業加速進場。
中國嬰幼兒奶粉行業智慧驅動型競爭恐怕才剛剛開始。增強自主品牌競爭力,提高行業集中度除了遵循市場經濟邏輯扎實推進之外,沒有其他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