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一個近些年熱度不斷躥升的關鍵詞。想當年計劃經濟時期的工作分配制度,跳槽一詞想必還未問世。在那個年代有個穩定的工作才是件值得驕傲的事情,要是個鐵飯碗,那就更是得燒高香了。跳槽?沒事兒吧兄弟?
到了改革開放以后,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蔓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市場尋找更好的發展通道和平臺,跳槽的現象也就慢慢的愈發頻繁。到現在為止,跳槽可以說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尤其是在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人才的快速流動更是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好像不跳幾次槽都不好意思跟人說自己在大城市混過一樣。可是問題也隨之而來:人才們為什么要跳槽呢?
之前也聽聞過一些所謂的“前輩經驗”:跳槽當然是為了漲身價!來回跳幾次身價就能翻幾番!額…好吧,小編承認自己沒有這個漲身價的勇氣。可是人才們跳槽時真的是因為想漲薪嗎?為此,小編采訪了一些電梯行業準備換工作的朋友們。
在成都工作的蔣先生有著多年的銷售經驗,現在也已經算是成家立業了,但是現在也想著換份工作,而且是跨行業的“大轉型”。據他介紹,之前并不是做電梯行業的,這次想換電梯行業試一下,主要是因為家人有在電梯行業的,想一起做一個行業。蔣先生之前的薪水在5K左右,對于下一份工作的薪水,蔣先生表示差不多就行,畢竟剛入行。
另外一位從事電梯安裝工作的王先生表示,自己現在的薪水有7K以上倒是不算低,可是工作內容比較辛苦,現在想轉安裝管理崗位,工資4-5K也可以接受,主要是想換個工作方式和環境,薪資少一些也沒關系。
在小編接觸的這些電梯行業人才中,除了有一位張先生,希望下一份工作的薪水可以有一些小幅的上漲外,其他梯友都表示換工作主要并不是想漲薪,更多的是希望可以找一份工作內容和環境合適,有發展前景的工作。另一方面也能看出,企業在不僅要在薪資方面給雇員幸福感,在其他方面更應注重雇主品牌的建設才能更好的在人才戰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