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原畢節學院)地處川滇黔交匯、素有“三省紅都”之稱的畢節市。1938年,學校的前身——“貴州省立畢節師范學校”在抗日的烽火中誕生,歷經畢節“五·七”師范大學、畢節師專、畢節學院等時期。2005年升本以來,學校先后被列為教育部對口支援項目高校,貴州省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高校,貴州省轉型發展試點高校,貴州省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學校校園環境優美。千畝校園位于城市核心區。蜿蜒曲折的流滄河穿過校園,以學院命名的學院路成為東西兩個校區的紐帶,城市濕地公園與校園融為一體。三友峰、清荷園、櫻花園、杏園、梅園、玉蘭園各顯風韻,山、水、湖相映成趣,綠樹成蔭,花香鳥語。弘毅樓、格致園、弘毅廣場、明德廣場彰顯大學精神,是最理想的學習園地。圖書館、體育館、工程訓練中心、運動場等教育教學設備一應俱全。
學校設有14個教學單位49個本科專業,涵蓋文學、理學、工學、教育學、藝術學等7個學科門類。應用化學為省級特色重點學科,生態學、礦業工程、特殊教育學為省級重點學科,中國語言文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邏輯學為省級重點支持學科。有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1個,農業部“國家絨毛用羊產業技術畢節綜合試驗站”1個,與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共建院士工作站1個,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
學校現有教職工900余人,其中全國優秀教師、省管專家、省級學科帶頭人、省級教學名師、省級優秀教師19人,聚集了一支由教授、博士等組成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有來自全國15個省、市、自治區的全日制本專科,以及國外留學生1萬余人。
學校校園環境優美。千畝校園位于城市核心區。蜿蜒曲折的流滄河穿過校園,以學院命名的學院路成為東西兩個校區的紐帶,城市濕地公園與校園融為一體。三友峰、清荷園、櫻花園、杏園、梅園、玉蘭園各顯風韻,山、水、湖相映成趣,綠樹成蔭,花香鳥語。弘毅樓、格致園、弘毅廣場、明德廣場彰顯大學精神,是最理想的學習園地。圖書館、體育館、工程訓練中心、運動場等教育教學設備一應俱全。
學校設有14個教學單位49個本科專業,涵蓋文學、理學、工學、教育學、藝術學等7個學科門類。應用化學為省級特色重點學科,生態學、礦業工程、特殊教育學為省級重點學科,中國語言文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邏輯學為省級重點支持學科。有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1個,農業部“國家絨毛用羊產業技術畢節綜合試驗站”1個,與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共建院士工作站1個,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
學校現有教職工900余人,其中全國優秀教師、省管專家、省級學科帶頭人、省級教學名師、省級優秀教師19人,聚集了一支由教授、博士等組成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有來自全國15個省、市、自治區的全日制本專科,以及國外留學生1萬余人。
招聘職位
-
面議
黃老師 HR
-
面議
黃老師 HR
-
面議
黃老師 HR
-
面議
黃老師 HR
-
面議
黃老師 HR
提示
溫馨提示
- 公司規模:1000人以上
- 公司性質:其他
- 所在地區:貴州-畢節地區
- 聯系人:黃老師
- 手機:會員登錄后才可查看
- 郵箱:會員登錄后才可查看
- 郵政編碼:
工作地址
- 地址: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學院路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