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總公司第三分公司,原為陜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三地質隊,成立于1958年,2011年改制后使用現名,為專業從事固體礦產勘查、區域地質調查、液體礦產勘查、水工環地質調查、地質工程施工、巖礦鑒定與測試、地質災害治理勘查及危險性評估、黃金開采與選冶、有色金屬采選開發等業務的綜合性地質勘探隊伍,擁有固體礦產勘查甲級等相關資質,已通過 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現有在職職工340余人,擁有實踐經驗豐富的工程技術人員140人,其中高級工程技術人員40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人),中級工程技術人員50人,初級工程技術人員50人。
秉持“力聚誠是基、山高人為峰”的經營理念,成立五十多年來,第三地質隊職工勇于開拓,艱苦奮斗,為國家提交了大量的金屬、非金屬礦產資源,先后發現和評價了鈮、鉭、金、銀、鉛、鋅、銅、鐵、銻、透輝石、磷灰石、鈉長石、石墨、石灰石、大理石、花崗石、硅石等礦產地100多處,并圈定了多處成礦帶,為國家確定重點成礦區帶奠定了基礎。順應改革開放的大潮,第三地質隊以科技創新為依托,以創建現代管理模式為基礎,大力開拓服務領域,形成了礦產開發、地質礦產勘查、工程勘察與施工、多種經營的產業格局,構建了堆浸、浮選、磁選等多種選礦方法并舉,金、銀、銅、鉛、鋅等金屬及非金屬礦產開采、選冶的礦產開發產業鏈,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地質找礦及科研項目中,多次榮獲地質找礦成果獎、勘查優秀獎、科技進步獎及全國科學大會重大貢獻獎、陜西省黃金勘查先進單位獎。八十年代末,因在陜西省秦嶺中部發現大規模的太白雙王金礦床榮獲地礦部找礦成果一等獎,1991年又榮獲全國金礦地質勘查工作二等功,1986年獨創的低品位金礦石堆浸提金技術,先后榮獲“陜西省第二屆技術成果交易洽談會金牌獎”、“第六屆全國發明展覽會陜西優秀科技項目獎”、“地質礦產部科技進步三等獎”,首開了我國低品位金礦石堆浸提金的先河,書寫了我國低品位金礦開發利用的新篇章。
秉持“力聚誠是基、山高人為峰”的經營理念,成立五十多年來,第三地質隊職工勇于開拓,艱苦奮斗,為國家提交了大量的金屬、非金屬礦產資源,先后發現和評價了鈮、鉭、金、銀、鉛、鋅、銅、鐵、銻、透輝石、磷灰石、鈉長石、石墨、石灰石、大理石、花崗石、硅石等礦產地100多處,并圈定了多處成礦帶,為國家確定重點成礦區帶奠定了基礎。順應改革開放的大潮,第三地質隊以科技創新為依托,以創建現代管理模式為基礎,大力開拓服務領域,形成了礦產開發、地質礦產勘查、工程勘察與施工、多種經營的產業格局,構建了堆浸、浮選、磁選等多種選礦方法并舉,金、銀、銅、鉛、鋅等金屬及非金屬礦產開采、選冶的礦產開發產業鏈,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地質找礦及科研項目中,多次榮獲地質找礦成果獎、勘查優秀獎、科技進步獎及全國科學大會重大貢獻獎、陜西省黃金勘查先進單位獎。八十年代末,因在陜西省秦嶺中部發現大規模的太白雙王金礦床榮獲地礦部找礦成果一等獎,1991年又榮獲全國金礦地質勘查工作二等功,1986年獨創的低品位金礦石堆浸提金技術,先后榮獲“陜西省第二屆技術成果交易洽談會金牌獎”、“第六屆全國發明展覽會陜西優秀科技項目獎”、“地質礦產部科技進步三等獎”,首開了我國低品位金礦石堆浸提金的先河,書寫了我國低品位金礦開發利用的新篇章。
招聘職位
-
面議
杜向陽 HR
-
面議
杜向陽 HR
-
面議
杜向陽 HR
-
面議
杜向陽 HR
-
面議
杜向陽 HR
提示
溫馨提示
- 所屬行業:石油/化工/礦產
- 所在地區:陜西-寶雞市
- 聯系人:杜向陽
- 手機:會員登錄后才可查看
- 郵箱:會員登錄后才可查看
- 郵政編碼:
工作地址
- 地址: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