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成立于1953年,原為建設部直屬最大的綜合性科學研究機構,2000年10月1日,由科研事業單位轉制為科技型企業,現隸屬于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作為全國建筑行業最大的綜合性研究與開發機構,主要面向全國的建設事業,以建筑工程為主要研究對象,以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為主,致力于解決我國工程建設中的關鍵技術問題;開展行業所需的共性、基礎性、公益性技術研究;負責編制與管理我國主要的工程建設與產品的標準和規范;承擔國家建筑工程、空調設備、太陽能熱水器、電梯、化學建材的質量監督檢驗和測試任務。全院設有14個研究院、所和中心,科研工作涵蓋了建筑結構、地基基礎、工程抗震、建筑環境與節能、住宅體系與產品、智能化建筑、建筑軟件、建筑機械化、建筑防火、施工技術和建筑材料等專業中的70個研究領域,擁有77個實驗室。近年來又加強了綠色建筑成套技術、新能源技術、防災減災技術以及智能化集成技術等的研究與開發。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轉制為科技型企業后,面向市場,建立了11個全資或控股二級公司,形成了集科研開發、科技服務、綜合設計、規劃、勘察、建設工程質量與產品檢測、高新技術及產品研發生產、工程承包為一體的多元化發展格局。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自成立以來一直為促進我國建設事業的科技進步,推動我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和加強工程質量管理,為我國建設事業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為了進一步拓展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的經營業務,更好地為天津濱海新區服務,2008年11月7日經院研究決定,成立了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天津分院,中新生態城為中國和新加坡兩國簽訂的國際合作項目,主旨是建設可推廣、可復制、可實施的綠色建筑和生態城市,利用中新天津生態城的合作平臺,我院與生態城管委會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積極拓展在濱海新區和天津市內的業務,為天津市的發展做出貢獻。
天津分院自成立以來,充分發揮總院在國內外建筑工程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在總院領導的關心和大力支持下,發展迅速,業務及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得到了國家建設部及天津市建設行業的一致好評和廣泛認可。
天津分院目前設置四個技術部門、 綜合管理辦公室和財務部,其主要的業務領域范圍為綠色建筑領域、建筑節能咨詢、低碳生態城市建設、科研課題研發等。天津分院愿以雄厚的技術力量、科學求實的工作態度,竭誠與國內外各界同仁合作,為天津地區乃至全國其它地區的建設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作為全國建筑行業最大的綜合性研究與開發機構,主要面向全國的建設事業,以建筑工程為主要研究對象,以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為主,致力于解決我國工程建設中的關鍵技術問題;開展行業所需的共性、基礎性、公益性技術研究;負責編制與管理我國主要的工程建設與產品的標準和規范;承擔國家建筑工程、空調設備、太陽能熱水器、電梯、化學建材的質量監督檢驗和測試任務。全院設有14個研究院、所和中心,科研工作涵蓋了建筑結構、地基基礎、工程抗震、建筑環境與節能、住宅體系與產品、智能化建筑、建筑軟件、建筑機械化、建筑防火、施工技術和建筑材料等專業中的70個研究領域,擁有77個實驗室。近年來又加強了綠色建筑成套技術、新能源技術、防災減災技術以及智能化集成技術等的研究與開發。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轉制為科技型企業后,面向市場,建立了11個全資或控股二級公司,形成了集科研開發、科技服務、綜合設計、規劃、勘察、建設工程質量與產品檢測、高新技術及產品研發生產、工程承包為一體的多元化發展格局。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自成立以來一直為促進我國建設事業的科技進步,推動我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和加強工程質量管理,為我國建設事業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為了進一步拓展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的經營業務,更好地為天津濱海新區服務,2008年11月7日經院研究決定,成立了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天津分院,中新生態城為中國和新加坡兩國簽訂的國際合作項目,主旨是建設可推廣、可復制、可實施的綠色建筑和生態城市,利用中新天津生態城的合作平臺,我院與生態城管委會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積極拓展在濱海新區和天津市內的業務,為天津市的發展做出貢獻。
天津分院自成立以來,充分發揮總院在國內外建筑工程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在總院領導的關心和大力支持下,發展迅速,業務及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得到了國家建設部及天津市建設行業的一致好評和廣泛認可。
天津分院目前設置四個技術部門、 綜合管理辦公室和財務部,其主要的業務領域范圍為綠色建筑領域、建筑節能咨詢、低碳生態城市建設、科研課題研發等。天津分院愿以雄厚的技術力量、科學求實的工作態度,竭誠與國內外各界同仁合作,為天津地區乃至全國其它地區的建設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 所屬行業:設計院/研究所
- 所在地區:天津-河東區
- 聯系人:柯女士
- 手機:會員登錄后才可查看
- 郵箱:會員登錄后才可查看
- 郵政編碼:300384
工作地址
- 地址:天津市華苑產業園區華天道8號海泰信息廣場D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