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轉基因標識管理制度世界最嚴
發布時間:2014-10-24 新聞來源:中國油脂網
轉基因食品是否應該全面標識以確保公眾知情權和選擇權?日前,農業部負責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官員寇建平在武漢公開表示,國際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對所有轉基因產品進行標識。他同時表示,轉基因食品標識管理的趨勢,是從我國目前采用的按標識目錄定性強制標識,發展到定量強制標識,最終是自愿標識。
釋疑
●“目錄”為何12年不更新
2002年,農業部首次公布農業轉基因生物第一批標識目錄,共五類17種,包括當時我國批準商業化種植或進口的轉基因棉花種子、大豆種子、玉米種子、油菜籽、番茄種子等。
但這個目錄不斷被質疑,首先是中國批準了轉基因木瓜的商業化種植,為何不要求市售木瓜標識轉基因?近年來,很多反轉人士還激烈質疑:轉基因標識目錄為何12年不更新,政府監管缺位是否造成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消費了轉基因食品?
對上述質疑,寇建平坦言,我國種植的木瓜,絕大多數是轉基因木瓜,而且這些木瓜多為小農經濟下的零散種植、零散銷售模式,沒有包裝,無必要也不可能進行轉基因標識;轉基因標識目錄之所以說12年沒變,是因為這些年來,我國批準產業化種植、進口作為食品加工原料的農作物,沒有增加和改變。如果有一天,我國批準轉基因水稻、玉米、大豆的產業化種植,這個目錄肯定要更新。
呼吁
●轉基因食品應定量標識
同日,包括兩院院士在內的多位“挺轉”科學家呼吁,我國轉基因標識制度(指《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等)應盡快改革,采取國際較通行的定量標識制度。中科院院士許智宏舉例說,對轉基因監管最嚴格的歐盟,也要求食品中轉基因成分超過0.9%以上的,須進行標識,0.9%以下的無須標識。
寇建平此間并未對我國轉基因標識制度改革給出時間表,但他說,轉基因食品標識管理的趨勢,是從定性強制標識,到定量強制標識,最終是自愿標識。
寇建平舉例說,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國家,采取轉基因食品自愿標識制度或對標識沒有要求;歐盟、日本等60多個國家,要求對轉基因食品進行定量標識,即食品中檢測含有超過一定量的轉基因成分,就強制標識。
焦點
●轉基因標識與安全何種關系
農業部官員
●持有安全證書的轉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標識和安全性沒有關系。”寇建平解釋說,標識只是告訴大家選擇權和知情權,安全性在安全評價的時候、發證書的時候已經解決了,所以標識和安全性沒有關系。
同時,寇建平強調,關于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世界衛生組織等專業權威機構早已有定論:通過安全性評價,獲得安全證書的轉基因食品,可以放心食用。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一例轉基因食品被證實食用不安全的事件。
●為何我國轉基因標識少
農業部官員
●我國轉基因標識管理制度世界最嚴
寇建平介紹,中國的標識是最嚴格的,因為全世界只有中國采取了定性標識,而其他國家均采取自愿標識或全面定量強制標識。后者是為轉基因成分設定一個閾值,比如號稱轉基因監管最嚴的歐盟,轉基因成分超過0.9%的食品才要求標識。日本閾值定得更高,為5%,韓國是2%,澳大利亞是1%。
“應該說明的是,國際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對所有轉基因產品進行標識。”寇建平表示,隨著轉基因技術的不斷發展,更多的轉基因農作物獲批產業化種植,轉基因食品的標識,從定性到定量,再到自愿,將是一個趨勢。
轉基因食品是否應該全面標識以確保公眾知情權和選擇權?日前,農業部負責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官員寇建平在武漢公開表示,國際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對所有轉基因產品進行標識。他同時表示,轉基因食品標識管理的趨勢,是從我國目前采用的按標識目錄定性強制標識,發展到定量強制標識,最終是自愿標識。
分享到: | ![]() |
![]() |
![]() |
![]() |
![]() |
![]() |